国际“数字人文”研究语言文学类论文可视化分析(2010—2023)
梁彪
湖南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
摘要:本文基于文献计量法,借助CiteSpace 6.2.4,对2010—2023年间国际“数字人文”领域的1128篇语言文学类论文的WOS索引数据进行可视化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该领域研究论文的年度发文量整体呈递增趋势,高产作者、机构和国家(地区)大都来自欧美,且注重学科交叉合作。热点研究主题集中在“数字人文学科论道”“计算机辅助英语学习研究”“语言学习者远程协作研究”和“文本‘远读’研究”四大领域。乔克思和莫莱蒂的两篇著作的共被引频率最高,同时也是该领域高共被引的核心学者。基于此,国内同行应积极寻求跨界合作,自觉树立数字习得意识,同时保持语言文学学科的本体地位,努力构建具有中国特色的“数字人文”理论话语体系。
- DOI:
10.19967/j.cnki.flc.2024.04.011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中国语言文字;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分类号:
I0-05;H0-05;G353.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数字人文语言文学研究的内涵廓清与趋势展望[J]. 郑咏滟,李铖超. 外语教学. 2025(04)
- [2]在“远读”与细读之间——“数字人文”与数字时代的文学、历史研究[J]. 王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6)
- [3]数智、翻译与数字人文研究的“任务”[J]. 袁筱一,甘露.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4(01)
- [4]数字人文研究在文学领域的研究现状与前瞻[J]. 倪童. 山西档案. 2024(05)
- [5]海峡两岸数字人文领域重要术语的对比分析及其差异研究[J]. 王逍晴,淳靖. 中国科技术语. 2024(04)
- [6]数字人文视域下简帛文献的分词研究——以《里耶秦简牍》为例[J]. 刘铭,冯慧敏,陈镱文. 语言文字应用. 2024(03)
- [7]如何在“建造”中思辨?——数字人文论争反思[J]. 赵薇. 山东社会科学. 2024(10)
- [8]数字人文赋能文学研究的路径与效果[J]. 林秀丽,张振华. 山西档案. 2025(05)
- [9]“焦点+上下文”可视化分析:数字历史集合的关联与探索——兼谈数字人文的演进与实践[J]. 曹进军. 情报资料工作. 2018(04)
- [10]生命周期视角下国内外数字人文研究比较分析[J]. 李煜,刘虹,孙建军. 图书馆杂志. 2019(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