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印刷版

大语言模型在道路交通领域应用:创新与挑战

贺正冰

  《交通运输工程与信息学报》编辑部  

摘要:【目标】启发和推动大语言模型在道路交通领域中的创新与应用。【背景】以ChatGPT为代表的大语言模型的出现深刻改变了人类社会,推动了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并显著影响了社会互动的方式,也包括道路交通领域。【方法】首先,简要介绍了大语言模型及其主要特征;其次,列举其在道路交通领域的典型应用,梳理共性特征;最后,论述了大语言模型的一些局限性。【结果】大语言模型可以在如下几方面赋能道路交通研究与应用:减少用户与结果之间的技术障碍、帮助模型适应实际需求、交通视频自动理解、减轻梳理文本工作的负担、助力自动驾驶,换个角度讲,凡是遇到上述技术障碍,均可考虑使用大语言模型来辅助问题的解决。同时,指出了目前大语言模型的一些局限性,包括:可重复性问题、缺乏领域知识、处理效率问题、模态表征差异、“幻觉”问题、缺乏对物理世界的理解、隐私和安全问题等。 
  • DOI:

    10.19961/j.cnki.1672-4747.2024.12.001

  • 专辑:

    理工C(机电航空交通水利建筑能源);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公路与水路运输;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自动化技术

  • 分类号:

    TP18;U495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028 页码:85-92 页数:8 大小:2295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