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人文是“人文”的失语吗?——重审数字人文中“人文”的角色与价值
金姿妏吴静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哲学系 南京师范大学数字与人文研究中心
摘要:数字人文并不等同于数字技术在人文研究中的简单应用。尽管以数据和算法为基础的技术分析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人文研究的丰富性,并为文本解读提供了多样视角,但这种方法也忽略了文本生成过程中的“社会性”特质,从而以形式客观性遮蔽了文本内部真正的问题意识和人文研究“面向时代问题”的品格。面对数字技术对人类思维方式、知识生产方式和人文研究提问方式的整体性重塑,数字人文的研究路径需要从技术中轴转向“问题”中轴,批判性地反思数字技术在人文研究中的泛化使用和数字时代技术对事实的反向校准,并对单纯以使用技术为目的的数字人文研究保持审慎的态度。同时,数字人文还需要超越技术与人文二元对立的理解模式,充分借助数字技术的拓展性力量,进一步形成数字人文研究的“总问题”,并构建一个兼具统一性和多样性的数字人文研究新范式。
- DOI:
10.14112/j.cnki.37-1053/c.2025.01.014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 分类号:
TP399;I0-05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借器之势,出道之新——“数字人文”浪潮下的古典文学研究三人谈[J]. 王兆鹏,郑永晓,刘京臣. 文艺研究. 2019(09)
- [2]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J]. 王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2)
- [3]数字人文中的文学话语研究——理论和方法[J]. 秦洪武. 中国外语. 2021(03)
- [4]在“远读”与细读之间——“数字人文”与数字时代的文学、历史研究[J]. 王贺. 南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3(06)
- [5]数智、翻译与数字人文研究的“任务”[J]. 袁筱一,甘露. 外语教学理论与实践. 2024(01)
- [6]如何在“建造”中思辨?——数字人文论争反思[J]. 赵薇. 山东社会科学. 2024(10)
- [7]循证视角下数字人文实践路径研究[J]. 刘嘉龙,李亚菲,宋宁远,裴雷. 图书与情报. 2025(01)
- [8]数字人文视域下常州古桥信息可视化设计探索[J]. 陈懿,吴彦颐. 美与时代(城市版). 2025(03)
- [9]中国数字人文宗教交叉研究:以互联网佛教舆情为例[J]. 世界宗教研究. 2025(03)
- [10]数字人文视域下文艺研究的数据准备和知识生产——对档案资源建设的思考[J]. 吴春梅. 剧影月报. 2022(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