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再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观的性质——对学界流行观点两个论据的分析

林锋

  北京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学界有一种流行观点认为,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历史观是一种具有唯心史观色彩的历史观,主要论据有二:一是在这一早期理论作品中,马克思用抽象的、理想化的道德标准来质疑、批判与之不符的客观现实,二是该理论作品还表现出显著的“历史目的论”倾向。事实上,通过文本分析可以断定,这两个说法都是对《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观的某种误解,不足以支持“《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历史观是‘唯心史观’”的结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的历史观应归结和定性为唯物主义历史观,尽管这只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初级形态,即不完善的早期形态。 
  • 专辑:

    政治军事与法律; 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

    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

  • 分类号:

    F091.91;A81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01 页码:66-78 页数:13 大小:1288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