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的存在思想研究

田苗苗

  贵州师范大学历史与政治学院  

摘要:对人的存在,即“人之为人”的探讨一直是哲学家们致力研究的重要问题。在《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简称《手稿》)中,马克思扬弃黑格尔的人是“绝对精神”外化存在思想,同时也批判继承费尔巴哈人是感性的自然存在思想,进而提出了“人是能动性与受动性的统一存在物”“人是社会存在物”“人是自由有意识的类存在物”等观点。马克思将从事社会生产中的“现实的人”作为研究对象,把人的自由、自觉、自愿的实践活动归于人的存在,这足以说明马克思对人的存在的思考已经跳出了唯心主义和旧唯物主义的窠臼,从而转入实践唯物主义的领域。《手稿》中人的存在的理论给予了人们看待现实问题的视角,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 
  • DOI:

    10.20024/j.cnki.CN42-1911/I.2025.12.014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政治军事与法律; 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

    马克思主义; 经济理论及经济思想史

  • 分类号:

    F091.91;A81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17 页码:44-46 页数:3 大小:1310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