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诗经》中的隐逸情怀
金曼辰
暨南大学文学院
摘要:《诗经》作为中国文学的代表,其中数篇作品直接或间接涉及隐逸情怀,经统计共11首,它们几乎都产生于乱世之时。这些潜藏着逸情怀的诗作可分为直抒隐逸之情和暗寓隐逸之志两大类型,通过对其作品的意象运用方面进行阐释,浅探隐逸情怀对后世诗文和处世哲学的影响,追寻《诗经》更多的情感蕴蓄。
- 来源数据库:
精品文艺;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诗经》、《楚辞》龙凤文化审美[J]. 李金坤. 太原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3(02)
- [2]从《诗经》的“兴”看“兴”的起源——兼评“兴”起源于原始宗教说[J]. 赵辉,徐柏青. 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04(05)
- [3]《诗经》中的神仙意象[J]. 韩宏韬. 枣庄学院学报. 2006(01)
- [4]曹操引用《诗经》的文学史价值[J]. 张振龙. 江汉论坛. 2011(03)
- [5]驾舟与乘车——《诗经》婚恋诗蠡测[J]. 李颖. 中国文化研究. 2012(01)
- [6]《诗经》中的植物与女性婚恋之关系[J]. 边婷婷. 文学界(理论版). 2012(06)
- [7]论《诗经》中的情歌[J]. 周金声. 喀什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3(03)
- [8]《诗经》在西方的传播与研究[J]. 周发祥. 文学评论. 1993(06)
- [9]《诗经》动植物的文化意蕴在唐诗中的延续[J]. 许忠凤. 青年文学家. 2020(18)
- [10]名人的《诗经》与《诗经》的人名[J]. 蒲帅. 传记文学. 2021(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