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概念
王璇
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
摘要:从人的存在方式的历史演进看,人从"群体本位"到"个人本位"再到"类本位",经历了从"自在"到"自为"到"自在自为"的过程。人的自我异化,不仅体现在现代生产关系中的具体劳动上,而且体现在现代劳动结成的交换关系中。劳动不再是在必要性与强迫性之下人对对象的抽象宰制,而是作为自主的创造性活动把对象类化为生命的活物,成就天人合一的类活动。人作为宇宙生命的人格化身,开启宇宙生命的理想价值,自然就从仅作为人的环境、对象的有用物,转化为人的普遍性存在。
- 来源数据库:
基础教育;
- 分类号:
A811;C970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异化劳动与“996”工作制[J]. 黄雄钰. 文教资料. 2021(26)
- [2]《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劳动伦理思想及其当代意义[J]. 冯兵,赵欣. 吉首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2(04)
- [3]人与类的统一与分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逻辑线索探微[J]. 吴楠,朱虹. 广西社会科学. 2007(07)
- [4]人的存在方式的澄明与启示——《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劳动思想再解读[J]. 熊来平,晏兰萍. 河南社会科学. 2013(05)
- [5]谈《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对人的本质的界定[J]. 阎良础. 泰安教育学院学报岱宗学刊. 2006(04)
- [6]抽象人的突破与历史的“人道”建构——《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再解读[J]. 周峰,周霞. 学术研究. 2007(07)
- [7]对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人的本质思想的浅析[J]. 张卓.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 2008(04)
- [8]马克思《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中的人本思想与科学发展观[J]. 周黎鸿. 中共山西省委党校学报. 2008(02)
- [9]《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关于生态文明思想的先声[J]. 许素萍. 学术交流. 2008(06)
- [10]对马克思主义人学的理解和认识——读《1844年经济学哲学手稿》[J]. 张雪飞. 理论界. 2009(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