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运河:千年水道 百年复兴
张兵
《民生周刊》
摘要:<正>长城是一撇,运河是一捺,长城是脊梁,运河就是血脉,这一撇一捺连在一起就是个顶天立地的"人"字。2017年6月,习近平总书记对建设大运河文化带作出重要批示:大运河是祖先留给我们的宝贵遗产,是流动的文化,要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
- 来源数据库:
精品文化;
- 分类号:
K928.4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扬州水道记》里的祭祀与信仰现象[J]. 袁强亮. 档案与建设. 2020(11)
- [2]《汉书·地理志》水道里程蠡测——兼论汉代的水道交通[J]. 杨智宇. 历史地理研究. 2024(02)
- [3]李诚与《云南水道考》初探[J]. 陈懿人.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6(05)
- [4]广西汉代牂牁水道研究[J]. 施铁靖. 广西民族研究. 2007(01)
- [5]《徐松与〈西域水道记〉研究》出版[J]. 西域研究. 2016(02)
- [6]徐松和《西域水道记》[J]. 王燕玉. 贵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8(04)
- [7]“原台南水道”成荷花秘境[J]. 台声. 2018(12)
- [8]《水道画卷——清代京杭大运河舆图研究》出版[J]. 赵增越. 历史档案. 2016(04)
- [9]《汉书·地理志》水道注记的史源考察[J]. 杨智宇. 历史地理研究. 2023(01)
- [10]丹麦利姆水道边的定风波[J]. 向蓓莉. 中国教师. 201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