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时代虚拟博物馆设计研究
成章恒李若欣
湖北美术学院
摘要:<正>数字时代的来临使数字技术不但可以为博物馆构建完备的馆藏资料库,同时基于数字生产、网络传播、多元消费需求的数字文化产业蓬勃发展,数字技术的不断升级也使虚拟博物馆逐渐发展。本文借助“后博物馆”理念,探讨虚拟博物馆的出现对传统的、物理实体的博物馆空间在数字时代是否能平衡好文化的多元性、统一性和观众消费观念普遍性及个体差异性之间的关系,以及虚拟博物馆的体验方式和逻辑建构,旨在拓展传统博物馆空间,在参与性和吸引力方面提供更好的观展体验。
- 来源数据库:
精品文艺;
- 分类号:
TP399;G260.7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虚拟博物馆在现行网络可行性探究[J]. 李景常. 大众文艺. 2013(14)
- [2]虚拟博物馆小程序的互动数字叙事探究——以“云游敦煌”小程序为例[J]. 王超群,陈巧. 中国传媒科技. 2025(02)
- [3]浅谈虚拟博物馆交互性展示现状[J]. 罗亦鸣,胡珊. 电脑迷. 2016(12)
- [4]“桃源木雕”虚拟博物馆实践研究[J]. 程谊,李瑞. 数码世界. 2020(09)
- [5]VRML数字虚拟博物馆场景优化方法研究[J]. 赵斌,杨云飞,张俊,安镇宙. 玉溪师范学院学报. 2017(04)
- [6]基于教育类数字媒体案例的虚拟博物馆新模式研究[J]. 章书宜. 美术教育研究. 2024(01)
- [7]博物馆的发展类型: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和虚拟博物馆——访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4(09)
- [8]少数民族传统体育虚拟博物馆构建研究[J]. 刘少英,肖宪平,赵志强.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 2009(12)
- [9]走进虚拟博物馆[J]. 高飞. 美术大观. 2011(01)
- [10]浅谈虚拟博物馆的交互研究[J]. 王悦. 散文百家(新语文活页). 2016(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