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学的正脉》(之二) 是文学,但更是教化——《诗经》与中国文学大传统
徐晋如
深圳大学人文学院
摘要:<正>新文化运动以来,人们形成了两个积非成是的观念:一是认为《诗经》是中国最早的一部文学作品集,二是认为《诗经》中的《国风》皆出自里巷歌谣,是人民群众的集体创作。这两种观念对于正确理解《诗经》,正确理解历代诗人心目中的《诗经》(亦即历史文化意义上的《诗经》)毫无益处。依照现代文学的观念去观照《诗经》,并不是什么"恢复其本来面目",因为你并没有站在先秦时人的立场上看《诗经》,又何谈知其"本来面目"呢?先秦人当然会把《诗经》归入文学,但他们所理解的文学,指的
- DOI:
10.14185/j.cnki.issn1008-2026.2018.06.019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诗经》的“赋”和“文”的关系[J]. 李蹊. 晋东南师范专科学校学报. 2001(01)
- [2]《诗经》在俄罗斯的传播与研究[J]. 赵茂林,邸小霞. 宁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12(05)
- [3]孔子眼中的《诗经》探微——以《论语》为视角[J]. 杨静. 四川文理学院学报. 2013(04)
- [4]《诗经》与中国偏于主观的文学传统[J]. 廖群. 辽宁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1994(05)
- [5]论《诗经》中的隐逸情怀[J]. 金曼辰. 青年文学家. 2020(21)
- [6]水文化与生态环境——《诗经》解读之我见[J]. 潘建. 北方作家. 2010(03)
- [7]《诗经》[J]. 学子. 2004(01)
- [8]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 廖群. 文学遗产. 2000(02)
- [9]《诗经》草木虫鸟研究回顾──兼论《诗经》草木虫鸟文化科学观[J]. 孙关龙. 学习与探索. 2000(01)
- [10]《诗经》历程[J]. 周远斌. 北方论丛. 200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