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诗经》比兴的特点
黄桂凤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中文系!广西玉林537000
摘要:对《诗经》比兴进行分类,是为了让大多数读者了解《诗经》中的比兴手法及其运用中的各种情形,但是要了解《诗经》比兴对于中国文学的影响,必须了解其特点及发展趋势。本文对《诗经》比兴的特点进行详细剖析,不仅让读者加深对《诗经》比兴的理解,而且看出《诗经》中的“兴”与后代的写景或情景交融这样的艺术手法是一脉相承的,这对于读《楚辞》尤其是《离骚》,也有所裨益。
- DOI:
10.13792/j.cnki.cn45-1300/z.2000.01.013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简析《诗经》中以植物起兴的文化基础[J]. 丁桂英. 江西科技师范学院学报. 2006(01)
- [2]《诗经》意境浅说[J]. 林祥征. 职大学报. 2008(03)
- [3]浅论《诗经》的比兴艺术[J]. 朱莉娜. 阜阳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02)
- [4]《诗经》的艺术范型[J]. 林祥征. 泰山学院学报. 2011(04)
- [5]《诗经》的词句与音乐[J]. 孙丽娜. 时代文学(下半月). 2011(09)
- [6]论《诗经》中的文化传统[J]. 王雪梅. 武警学院学报. 2012(03)
- [7]论诗歌与音乐的关系——从《诗经》说起[J]. 郑皓,杨和平. 音乐时空. 2014(10)
- [8]《诗经》隐语新探[J]. 陈昌宁. 绥化师专学报. 1994(04)
- [9]论《诗经》对先秦社会和文学的透视作用[J]. 于衍存. 东疆学刊. 1995(01)
- [10]《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研究综述[J]. 余思源. 山海经. 2016(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