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朱熹到徐常吉──《诗经》文学研究轨迹探寻
刘毓庆
山西大学古代文学研究所!山西太原030006
摘要:明代晚期,延续了千年之久的《诗经》经学研究,突然出现危机,而《诗经》之文学研究随之兴起,并出现高潮。这是《诗经》学史上的一次巨变。本文旨在探讨这次巨变出现的历史过程,探寻《诗经》文学研究的轨迹。并对朱熹、谢枋得、徐常吉等人在其中的贡献作了分析和评价。
- DOI:
10.16783/j.cnki.nwnus.2001.02.001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2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诗经》的情感世界[J]. 楊國榮. 中国文化. 2012(01)
- [2]朱熹与戴震对《诗经》诗意的态度比较[J]. 苏笑. 商丘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1(03)
- [3]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济南召开[J]. 廖群. 文学遗产. 2000(02)
- [4]《诗经》草木虫鸟研究回顾──兼论《诗经》草木虫鸟文化科学观[J]. 孙关龙. 学习与探索. 2000(01)
- [5]《诗经》历程[J]. 周远斌. 北方论丛. 2000(06)
- [6]解读《诗经》中的水边恋歌[J]. 潘莉. 贵州文史丛刊. 2000(05)
- [7]第四届《诗经》国际学术研讨会综述[J]. 鲁洪生. 河北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00(01)
- [8]《诗经》中的鱼文化[J]. 洪湛侯. 浙江海洋学院学报(人文科学版). 2000(03)
- [9]化怨为群——论《诗经》怨愤诗的文化特质[J]. 陈洪波. 培训与研究(湖北教育学院学报). 2000(03)
- [10]从“圣”到“凡”的跌落——魏晋南北朝《诗经》的文学接受[J]. 龙向洋. 琼州大学学报. 200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