简析《诗经》中以植物起兴的文化基础
丁桂英
浙江金华职业技术学院 浙江金华321017
摘要:《诗经》中最突出的艺术手法是赋比兴。本文从原始宗教、思想观念、认知程度三个层面来阐述《诗经》以植物作兴的文化基础。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中国文学
- 分类号:
I207.2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正确评价赋在《诗经》中的作用[J]. 甘佩钦. 兰州商学院学报. 1994(02)
- [2]《诗经》的思想内容和艺术成就研究综述[J]. 余思源. 山海经. 2016(03)
- [3]夜读《诗经》[J]. 梦阳. 阅读与写作. 2003(12)
- [4]夜读《诗经》(三首)[J]. 梦阳. 课堂内外(高中版). 2002(02)
- [5]《诗经》的艺术范型[J]. 林祥征. 泰山学院学报. 2011(04)
- [6]浅论《诗经》中赋比兴手法的应用[J]. 何蔚. 青年文学家. 2014(36)
- [7]《诗经》与南朝民歌比较研究[J]. 许德坤. 西昌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7(04)
- [8]《诗经》强烈深沉的抒情性和温柔敦厚的诗风探究[J]. 雷宇. 考试周刊. 2008(10)
- [9]从“圣”到“凡”的跌落——魏晋南北朝《诗经》的文学接受[J]. 龙向洋. 琼州大学学报. 2000(04)
- [10]浅谈《诗经》比兴的特点[J]. 黄桂凤. 玉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0(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