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数字人文文化分析领域及大语言模型应用前景解析——马修·威尔肯斯博士访谈

马修·威尔肯斯杨晓燕

xiaoyan.yang@rug.nl

  康奈尔大学信息学院信息科学系    荷兰格罗宁根大学  

摘要:使用数字人文方法的文化分析,是将数学、统计学和社会科学的定量方法应用于大规模、复杂的社会和文化数据集分析的一类研究。文章是对该领域的活跃学者——康奈尔大学信息科学系副教授马修·威尔肯斯博士的采访,探讨内容包括领域现状、研究经验、未来展望、教育思想等。马修·威尔肯斯博士认为,数字人文文化分析的方法和技术具有可迁移性,但要避免普遍化和泛化的冲动,该领域仍然面临技术和观念两方面的挑战,尤其是观念上的,比如,文化进化等文学历史问题无法依靠细读解决、某些量化研究的内核仍然是人文主义等观点仍然难获接受。观念变革的艰难将使人文学科内部的数字人文研究出现停滞,目前已有迹象,而增长将出现在信息科学等技术学科中。与此同时,当前发展迅速的大语言模型和AI生成内容(AIGC)在文化分析领域有很大的应用潜力,人文学者与大语言模型的开发者合作将是一个重要趋势。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中国语言文字; 计算机软件及计算机应用

  • 分类号:

    H0-05;I0-05;TP399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637 页码:3-14 页数:12 大小:163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