虚拟博物馆:数字人文与博物馆学的交叉研究对象
伯纳黛特·伯德曼高妍
格拉茨大学博物馆 中国人民大学哲学院
摘要:对于最近出现的一种建立虚拟博物馆的趋势,各种机构迅速做出了回应,这篇文章的目的是通过关注虚拟/数字博物馆的特点来了解其本质。文章从这样一个假设出发,即虚拟空间和/或虚拟博物馆中的博物馆表征可以扩展传统或实体博物馆空间,从而增强对访客的吸引力及其体验。因此,文章从博物馆学和数字人文的角度,将虚拟博物馆作为一个交叉学科和跨学科的研究对象,并试图确定其是否产生了学术和实践的影响;还分析了对实际博物馆工作和访客需求的预期影响,特别是相对于博物馆在危机时期需要完成的任务。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档案及博物馆
- 分类号:
G260.7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湘绣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与实现[J]. 康洁,蔡旭晖. 计算技术与自动化. 2016(03)
- [2]漫游虚拟博物馆[J]. 杨眉. 科学大观园. 2009(21)
- [3]虚拟博物馆在现行网络可行性探究[J]. 李景常. 大众文艺. 2013(14)
- [4]走进虚拟博物馆[J]. 高飞. 美术大观. 2011(01)
- [5]博物馆信息化建设的初步探讨[J]. 张小朋.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4(09)
- [6]浅谈虚拟博物馆交互性展示现状[J]. 罗亦鸣,胡珊. 电脑迷. 2016(12)
- [7]略论数字化博物馆的建设[J]. 谭羡. 科技信息(科学教研). 2008(02)
- [8]北京农业数字博物馆的设计与建设[J]. 李凌云,郑怀国,谭翠萍. 安徽农业科学. 2008(18)
- [9]博物馆的发展类型:实体博物馆的信息化和虚拟博物馆——访南京博物院信息中心主任张小朋[J]. 智能建筑与城市信息. 2004(09)
- [10]数字博物馆之路 国内外数字博物馆的历史和现状[J]. 紫禁城. 201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