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文学计算的理论、方法及发展挑战——刘洋博士访谈

刘洋余思琪

ysq_work@163.com

  重庆大学中文系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  

摘要:文学计算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大规模文本数据和计算机技术解读文学作品,是数字人文的重要分支领域,而在当下中文学界,高质量的研究仍然稀少。文章是对该领域的前沿学者——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洋博士的访谈,探讨内容包括算法批判、文学概念的量化、技术与传统文学研究结合的路径与障碍、数字工具与文学创作、数字人文教育的理想模式、未来的文学形态等。刘洋博士认为,文学作品解读虽具有主观性,但背后仍存在客观规律,任何文学概念都是可以量化的,需要的只是更精细的处理,应致力于将从其他领域迁移而来的技术与传统文学批评和文论结合起来。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并非技术难以掌握,而是文理科之间的巨大隔阂和研究者视野的局限。未来,文学计算与传统方法将逐渐融合,数字人文这类跨学科研究也将逐渐从相对边缘和非主流的状态走向主流。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 分类号:

    I0-05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535 页码:37-48 页数:12 大小:1542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