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计算的理论、方法及发展挑战——刘洋博士访谈
刘洋余思琪
重庆大学中文系 中国人民大学数字人文研究院
摘要:文学计算旨在探索如何利用大规模文本数据和计算机技术解读文学作品,是数字人文的重要分支领域,而在当下中文学界,高质量的研究仍然稀少。文章是对该领域的前沿学者——重庆大学中文系副教授刘洋博士的访谈,探讨内容包括算法批判、文学概念的量化、技术与传统文学研究结合的路径与障碍、数字工具与文学创作、数字人文教育的理想模式、未来的文学形态等。刘洋博士认为,文学作品解读虽具有主观性,但背后仍存在客观规律,任何文学概念都是可以量化的,需要的只是更精细的处理,应致力于将从其他领域迁移而来的技术与传统文学批评和文论结合起来。这其中最大的障碍并非技术难以掌握,而是文理科之间的巨大隔阂和研究者视野的局限。未来,文学计算与传统方法将逐渐融合,数字人文这类跨学科研究也将逐渐从相对边缘和非主流的状态走向主流。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文艺理论
- 分类号:
I0-05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跨学科”非“解学科”——文学研究中的数字人文应用[J]. 杨果. 中国文学批评. 2022(02)
- [2]数字人文与数字艺术史浅议[J]. 陈亮. 美术观察. 2017(11)
- [3]数字人文:概念、历史、现状及其在文学研究中的应用[J]. 郭英剑. 江海学刊. 2018(03)
- [4]数字人文的发展源流与数字文学的理论建构[J]. 李泉. 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 2018(09)
- [5]数字人文:观其大较[J]. 姜文涛,戴安德. 山东社会科学. 2018(09)
- [6]借器之势,出道之新——“数字人文”浪潮下的古典文学研究三人谈[J]. 王兆鹏,郑永晓,刘京臣. 文艺研究. 2019(09)
- [7]作为一种文学研究方法的数字人文——印刷文化基础设施,20世纪文学批评史,以及文学社会学[J]. 姜文涛. 中国比较文学. 2019(04)
- [8]从人文计算到可视化——数字人文的发展脉络梳理[J]. 王军. 文艺理论与批评. 2020(02)
- [9]数字与文学的对话——“数字人文规范对传统文学研究方法的挑战”研讨会纪要[J]. 项蕾,许婷,谭天,雷宁,蔡翔宇. 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丛刊. 2020(08)
- [10]数字人文中的文学话语研究——理论和方法[J]. 秦洪武. 中国外语. 2021(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