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籍在日本流传之意义
高桥智
日本庆应义塾大学文学部
摘要:日本所藏的中国古籍中,数量非常多的是明刻本。其大部分为江户时代从中国输入的。为了解其意义,对以日本国会图书馆藏的中国地方志和内阁文库藏的明刻本为代表进行调查,提供参考资料,作为共同研究的起点。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图书情报与数字图书馆
- 分类号:
G255.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中国古籍的现代开发利用[J]. 宋艳艳. 黑龙江科技信息. 2004(01)
- [2]建议编辑《中国古籍现存书目》[J]. 汪长炳,潘天祯. 文献. 1982(01)
- [3]《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序(一)[J]. 吴枫.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01)
- [4]中国古籍丛书定义和起源问题论争述评[J]. 曹培根. 四川图书馆学报. 1996(04)
- [5]历史上中国古籍遭受的重大灾难[J]. 陈滨滨. 高校图书馆工作. 1997(01)
- [6]中国古籍分类现状及研究综述[J]. 姚小燕. 大学图书馆学报. 2023(05)
- [7]辑佚学研究的开拓之作——曹书杰《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评介[J]. 张强. 唐都学刊. 2001(03)
- [8]明清之际传教士与中国古籍流散[J]. 潘德利,张洪钢. 图书馆论坛. 2010(02)
- [9]《中国古籍辑佚学论稿》序(二)[J]. 刘乾先. 古籍整理研究学刊. 1999(01)
- [10]中国古籍阐释历程及中西阐释异同[J]. 孔凡秋. 山东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