胡厚宣与中国上古史的重建之路——以《甲骨学商史论丛》为中心的考察
朱斌
江苏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胡厚宣因早期在北京大学求学时的特殊际遇,深受王国维“二重证据法”的影响,治学取向由“疑古”转向“考古”,又因加入中央研究院历史语言研究所并参与殷墟发掘,与甲骨学结缘,遂服膺并积极实践新汉学的考据之法。抗战时期,胡厚宣被顾颉刚延揽至齐鲁大学国学所担任研究员长达七年,在国学所的慷慨赞助下出版《甲骨学商史论丛》四集,此书是其学术生涯的代表性巨著,亦可视为民国学术史上新汉学考据范式的扛鼎之作。在重建中国上古史的道路上,胡厚宣以新汉学的学术立场,利用新出的考古材料,结合甲骨金文考证,回应社会史论战及古史辨运动的诸多学术争议问题,其治学风格体现了各种学术路径的角竞和融会,在20世纪中国学术发展史中有不可磨灭的贡献。
关键词:
- DOI:
10.16346/j.cnki.37-1101/c.2023.06.04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史学理论; 中国古代史; 考古
- 分类号:
K223;K877.1;K092;K21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以考古学构建中国上古史[J]. 徐良高. 中国社会科学. 2021(09)
- [2]漫谈学习中国上古史[J]. 王玉哲. 历史教学. 1984(07)
- [3]中国上古史重构与草原叙事[J]. 逯宏. 地方文化研究. 2019(05)
- [4]读梁启超《中国上古史》为何不感“陈旧”[J]. 李学勤. 博览群书. 2016(09)
- [5]从“作册”到“内史”——中国上古史官体制的前缘和演化[J]. 乔治忠. 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4(04)
- [6]考古学与中国上古史重建[J]. 黄海烈,蒋刚. 古代文明. 2009(03)
- [7]古史研究的思路和方法——以《中国上古史导论》为例[J]. 张旭. 北方文学(下半月). 2011(08)
- [8]《剑桥中国上古史》内外的中国古史史料之争[J]. 张淑一. 社会科学文摘. 2025(04)
- [9]五帝时期的历史探秘[J]. 王树民. 河北学刊. 2003(01)
- [10]内藤湖南《中国上古史》的“中学”渊源[J]. 汤莹,李长银. 安徽史学. 2025(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