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录用定稿
(录用定稿)网络首发时间:2025-01-07 13:46:38

澜沧江-湄公河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对土地利用变化的响应

赵志轩

zxzhao@nhri.cn

魏芳菲吴皓天王怡宁王澎喆

  水文水资源与水利工程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    长江保护与绿色发展研究院  

摘要:科学评估流域生态系统服务价值(ESV),揭示其随土地利用变化的时空响应规律,识别影响ESV空间异质性的关键驱动因子,对于制定合理开发和保护策略,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澜沧江-湄公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采用CV-Markov模型模拟流域未来不同发展情景下土地利用变化,采用修正的当量因子法评估ESV,基于空间统计分析方法分析揭示土地利用变化影响下的ESV时空演变规律,并利用地理探测器模型识别ESV空间分异的关键驱动因子。结果表明:1)1995-2020年间,流域ESV总量、空间分布发生相应变化,总体呈先减小、后增大的趋势;2040年3种发展情景下流域ESV存在显著的差异性和空间异质性,其中农业发展情景ESV值最低、生态保护情境ESV最高;2)未来不同情景下流域ESV均存在显著空间正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效应,但不同情景下的ESV冷点/热点区域规模及其空间格局存在显著差异;3)流域ESV的空间异质性受到自然-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其中人类足迹是ESV空间格局的主导驱动因子,年均气温、高程、坡度3个因子也是ESV空间异质性的关键驱动因子,且任意双因子组合对ESV空间异质性的解释力均强于单一因子... 更多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农业经济

  • 分类号:

    X171.1;F301.24

中国知网独家网络首发,未经许可,禁止转载、摘编。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863 页数:11 大小:1270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