哲学本性析辨
何万之 ,孙选英
摘要:哲学的本性是什么?本文通过三个层面的分析,即通过哲学与时代、哲学与阶级、哲学与实践的关系的分析,论证了时代性、阶级性、实践性是哲学的本性,否定了“思辨性是哲学本性”这一种说法,弘扬了传统哲学关于哲学本性的思想观点。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哲学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论哲学境界视域中的“人之本性”[J]. 吕明洋. 党政干部学刊. 2020(03)
- [2]以哲学的观点看“人”[J]. 赵一心,姚晓英. 才智. 2014(29)
- [3]从人学视角看哲学本性[J]. 安会茹. 理论界. 2008(07)
- [4]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复归——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提性批判[J]. 李志军. 东北师大学报. 2005(06)
- [5]哲学本性与人的本性[J]. 刘英杰. 学习与探索. 2004(03)
- [6]从哲学的本性与功能看哲学的未来[J]. 方真. 岭南学刊. 1996(01)
- [7]真理本性和实践检验之管见[J]. 蔡英田.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5(02)
- [8]阶级本性不能改变吗?[J]. 陈建中.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04)
- [9]《哲学的本性》一书“导言”[J]. J.凯克斯,肖碧华. 国外社会科学. 1982(04)
- [10]类本性理论的当代观照与人性自觉[J]. 漆思,张爽. 江西社会科学. 201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