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马克思主义哲学本性复归——当前国内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的前提性批判
李志军
空军航空大学研究中心 吉林长春130022
摘要:哲学是具有历史性、永在生成和发展中的一种理论,哲学从来没有统一的对象、稳定的内容和终极的结论,因而哲学也不可能有固定的性质。谈哲学的本性必须特指某一种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在本质上是“批判的和革命的”,这一哲学本性正是马克思主义之所以具有与时俱进理论品质的内在根据之一。当前,我国马克思主义哲学研究中出现的一些倾向性问题,归根到底就是在指导思想上背离了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性,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 专题:
哲学
- 分类号:
B0-0;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哲学本性析辨[J]. 何万之 ,孙选英. 合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1993(Z1)
- [2]从哲学的本性与功能看哲学的未来[J]. 方真. 岭南学刊. 1996(01)
- [3]阶级本性不能改变吗?[J]. 陈建中. 山西师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1980(04)
- [4]论哲学境界视域中的“人之本性”[J]. 吕明洋. 党政干部学刊. 2020(03)
- [5]以哲学的观点看“人”[J]. 赵一心,姚晓英. 才智. 2014(29)
- [6]从人学视角看哲学本性[J]. 安会茹. 理论界. 2008(07)
- [7]哲学本性与人的本性[J]. 刘英杰. 学习与探索. 2004(03)
- [8]真理本性和实践检验之管见[J]. 蔡英田. 哈尔滨师专学报. 1995(02)
- [9]《哲学的本性》一书“导言”[J]. J.凯克斯,肖碧华. 国外社会科学. 1982(04)
- [10]论唯物史观的本性及其中国发展样态[J]. 寇清杰,姜昆. 学术探索. 2024(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