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30 a耕作对高寒草地土壤碳氮与颗粒组成的影响

袁杰鄂崇毅曹广超曹生奎袁有靖杨龙赵亚娟

  青海师范大学青海省自然地理与环境过程重点实验室    青海省环境地质勘查局  

摘要:根据青海湖流域1987—2010年5期遥感图像解译,在青海湖北部区域存在毗邻的30 a未曾变动草地和耕地。以这两类土壤为研究对象,对其0~60 cm土层的土壤总碳、土壤全氮、土壤粒度组分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草地和耕地土壤总碳和全氮含量以30 cm为界,分异明显,界上草地总碳和全氮含量大于耕地,而界下两者之间差异较小。另外,草地总碳和全氮含量最大值出现在0~10 cm,耕地总碳和全氮含量最大值出现在10~20 cm。草地和耕地粒度组成上都属于砂黏壤级,其中草地粉砂和黏粒大于耕地,而砂含量小于耕地。30 cm以上,草地和耕地间土壤粒度组分差异大,30 cm以下差异小。草地土壤黏粒和粉砂组分与总碳(P<0.05)、全氮(P<0.01)呈显著相关,而土壤砂粒组分与其相关性不显著;耕地总碳和全氮与各土壤粒级组分之间均无显著相关性。 
  • DOI:

    10.13866/j.azr.2017.03.03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农业科技

  • 专题: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畜牧与动物医学

  • 分类号:

    S812.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74 页码:487-494 页数:8 大小:1588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