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国际实践及其对中国的启示

张丛林郑诗豪邹秀萍王文静黄宝荣

  中国科学院科技战略咨询研究院    天津大学水利工程仿真与安全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人民大学环境学院  

摘要:随着重化工业的快速发展和各类化学品的大量使用,一些新型污染物对中国居民和生态环境的危害正逐步显现并日趋严重。如何进一步完善中国新型污染物的风险防范体系,是中国生态环境治理面临的重要问题。发达国家新型污染物的风险防范工作启动较早,对中国完善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体系具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本文从制度建设、体制机制、评估监测、科学研究等方面比较国内外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实践的异同,立足我国国情,发现国内实践还需加强之处。在此基础上,提出国际新型污染物风险防范实践对中国的启示。 
  • DOI:

    10.16868/j.cnki.1674-6252.2020.05.071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经济与管理科学

  •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分类号:

    X50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482 页码:71-78 页数:8 大小:1362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