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银川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与生态安全格局优化构建

张晓东赵志鹏赵银鑫高学花马玉学刘乃静吉卫波

  宁夏回族自治区基础地质调查院    宁夏回族自治区葡萄酒与防沙治沙职业技术学院  

摘要:银川市生态保护与高质量发展已成为黄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亟需优化区域生态安全格局。以银川市为研究区,综合生态风险评价模型和最小累积阻力模型,分析了银川市景观生态风险的时空分异特征,构建了生态安全格局并提出了生态安全保护策略。结果表明:(1)银川市景观生态风险整体呈中北部高、南部低的空间分布特征,2000、2010年和2020年的景观生态风险指数平均值分别为0.2155、0.2145和0.2130,生态风险整体呈下降趋势,生态风险等级总体由高等级向低等级转移。(2)共识别优化银川市生态廊道22条,生态节点52个,生态廊道累计长度约511.23 km,大致呈“北西—东南”方向网状分布,北部稀疏、南部密集。6条关键廊道贯穿南北,沿贺兰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黄河—白芨滩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一带分布,形成了“三纵”的空间格局分布特征。(3)银川市优化后的生态安全格局由819.56 km~2的生态源地、22条生态廊道和52个生态节点构成,并提出了针对生态源地、廊道和节点的生态安全保护策略,以期为银川市景观生态风险评价和生态安全水平的提升提供理论参考和依据。 
  • 专辑:

    哲学与人文科学;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 专题:

    自然地理学和测绘学

  • 分类号:

    P901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346 页码:1626-1636 页数:11 大小:1686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