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印刷版

1990—2020年三江源水源涵养能力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

周雪彤孙文义

Sunwy@ms.iswc.ac.cn

穆兴民宋小燕赵广举高鹏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黄土高原土壤侵蚀与旱地农业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水土保持研究所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水利与建筑工程学院  

摘要:三江源是我国重要的水源涵养功能区,也是我国乃至东南亚地区的生态屏障,具有重要的生态战略地位。揭示三江源水源涵养能力的空间分布、变化趋势及影响因素,对于推进生态保护与修复工程,提高区域水资源供给能力和维持生态系统健康稳定具有重要意义。基于InVEST模型,定量分析了三江源区水源涵养能力的时空变化及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草地生态系统为三江源水源涵养功能主体,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20.04亿m~3。1990—2020年三江源水源涵养量呈显著上升趋势,变化速率为1.80亿m~3/a(P<0.05),年平均水源涵养量为163.84亿m~3。生态治理前(1990—2005年)水源涵养量增长速率高于生态治理后(2005—2020年)。三江源区水源涵养能力空间分布上表现出东南高、西北低的特点,显著增长面积为22.07万km~2,占全区总面积的60.79%。生态治理前,降水量增加、实际蒸散量增加和实际蒸散比降低等气候变化为驱动水源涵养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生态治理后,林、草地面积增加等土地利用/覆被变化为驱动水源涵养能力增长的主要因素。 
  • DOI:

    10.20103/j.stxb.202212093547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农业科技;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生物学;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分类号:

    X171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701 页码:9844-9855 页数:12 大小:1354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