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印刷版

有限人工智能体道德行动的可能条件与设计进路

潘超高斯扬韩卓鹏

  中央财经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马克思主义学院    北京交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摘要:有限人工智能体是集机械、电子、控制、计算机、传感器、人工智能等多学科及前沿技术于一体的高级机器,这些机器内嵌的道德技术设定使其能够实现“相对满意”的行动效果,不断改变人们的生产生活。但一直以来,针对有限人工智能体的道德行动问题争议不断,学者们围绕有限人工智能体能否作为道德行动的主体、其道德行动的程度及其行动范围展开探讨,形成了相互冲突的观点。化解这些冲突,不仅需要理论探讨,而且须结合当前人工智能的发展实际,廓清有限人工智能体道德行动的前提条件。这些前提包括有限道德体的拟主体性、基于统计学的认知计算及“相对满意”的行动效果评价,它们赋予了有限人工智能体道德行动的可能性。而在行动设计方面,研究者、制造者、生产者和管理者可借助弗里德曼的“价值—技术”互动方案结成技术共同体,在科技部门的严格监管下,实现“方案—研发—监管”的闭环,协同推进有限人工智能体的良性发展。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哲学与人文科学;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伦理学; 自动化技术

  • 分类号:

    TP18;B82-057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279 页码:17-23+50 页数:8 大小:127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