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海市前山河污染物溯源预警理想数值实验研究
游志伟徐广珺刘雨立谢文鸿刘志国董昌明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海洋科学学院 广东海洋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 连洋航务集团有限公司 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
摘要:基于FVCOM(Finite-Volume Coastal Ocean Model)模式,采用拉格朗日粒子追踪方法和染色示踪方法开展珠海市前山河污染物溯源预警数值模拟研究,在理想条件下开展实验,模拟潮汐、风场和径流的不同组合对污染物移动的影响,对漂移路径和扩散情况的差异进行对比分析,并进行污染物溯源实验。结果表明:潮汐、风和径流均能显著影响污染物的移动,其中径流流量的作用尤为明显;上游更大流量河水的输入有助于快速排出污染物;水下释放的污染物在原地滞留时间更长,局部浓度较高,不易被稀释;污染物的分布范围更多取决于风向,而不是风速。溯源实验结果表明大部分溯源结果与污染物投放点相符,可以为进一步污染治理和研究提供参考。
- 专辑: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分类号:
X52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精准识别新污染物健康危害 全面应对长期威胁[J]. 缪小平. 中国卫生. 2025(03)
- [2]城市水环境中新污染物的现状及分析检测研究进展[J]. 杨再波,孟凡丽,黄萍,毛海立,黄德娜. 环保科技. 2025(01)
- [3]单列人员行走下呼吸污染物传播规律的研究[J]. 张家兴,张永志,郭增瑞,邢子寒,王平. 洁净与空调技术. 2024(01)
- [4]排污许可制度下新型污染物监测技术研究[J]. 张维. 低碳世界. 2024(11)
- [5]新型优先管控污染物筛选研究进展[J]. 高歌,张文晴,魏歆倪,刘鹏,赵龙. 中国环境科学. 2024(11)
- [6]我国新污染物环境管理与治理现状分析与探讨[J]. 吴巍,赖晓晨,孙浩程,李宝忠,王学海. 炼油技术与工程. 2023(08)
- [7]构建中国特色新污染物风险防控体系[J]. 邹秀萍,李振玮,张丛林,胥彦玲,黄宝荣,楼紫阳. 环境生态学. 2022(Z1)
- [8]环境监测站实验室产生污染物的控制和处理[J]. 高波,杨纳铭. 节能与环保. 2021(03)
- [9]基于基因芯片技术的生态环境污染物毒性检测研究[J]. 李灿伟. 环境科学与管理. 2021(05)
- [10]城市大气环境中污染物的产生及治理认识实践[J]. 郑文娟. 资源节约与环保. 2020(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