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臭氧工艺中藻细胞的去除和藻源有机质行为研究

左延婷陈家立蒲良桃杜尔登彭明国

pmg@cczu.edu.cn

  常州大学城市建设学院  

摘要:为了探究臭氧工艺处理含藻水时,藻细胞的去除和藻源有机质(AOM)的释放,明晰外源天然有机质(NOM)的影响,以铜绿微囊藻为研究对象,考察了不同臭氧投加质量浓度下藻密度和细胞膜完整性的变化,并基于溶解性有机碳、紫外-可见吸收光谱和三维荧光光谱分析技术对臭氧化过程中的溶解性有机物(DOM)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臭氧会破坏铜绿微囊藻的细胞膜,降低藻密度,导致细胞内生物蝶呤类腐殖质荧光有机物释放和氧化。NOM存在时,芳香性组分会优先消耗氧化剂,显著延缓藻细胞的破损和AOM的释放,但当臭氧质量浓度足以完全破坏藻细胞膜后,多余的臭氧会导致生物蝶呤类有机物释放与氧化,因此可以根据生物蝶呤类化合物特征荧光强度的变化调控含藻水处理过程中所需的臭氧质量浓度。 
  • 专辑:

    理工B(化学化工冶金环境矿业)

  • 专题:

    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

  • 分类号:

    X5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92 页码:54-62 页数:9 大小:863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