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身板小、力量大、无处不在的microRNA如何重塑生命科学

陈熹张辰宇

cyzhang@nju.edu.cn

  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  

摘要:<正>1微小RNA (microRNA,miRNA)的发现被授予诺贝尔奖生物体的遗传信息通过转录从DNA传递到RNA,再由RNA翻译为蛋白质,从而执行各种生物学功能。这种编码-翻译系统是所有生命活动的基础,驱动着细胞内的各类生物过程。尽管人类与其它动物在基因组序列上存在极高相似度,但人类表现出更加复杂的表型性状,这种复杂性主要归因于基因表达调控机制的高度精细化和多样化。miRNA是一类长约22个核苷酸的小分子非编码RNA,它并不直接参与蛋白质的合成,而是通过与靶mRNA互补配对从而在转录后水平上对基因表达进行调控。研究显示,人类基因中有超过45 000个miRNA靶点,超过60%的人类蛋白编码基因能被miRNA调控[1]。 
  • DOI:

    10.13294/j.aps.2024.0074

  • 专辑:

    医药卫生科技; 理工A(数学物理力学天地生)

  • 专题:

    生物学

  • 分类号:

    Q752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398 页码:673-676 页数:4 大小:63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