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外泌体miRNA在结核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

王怡心陈雄豪莫俊銮蒋英林惠玲

  深圳市福田区慢性病防治院检验科    深圳市福田区妇幼保健院检验科    深圳市慢性病防治中心慢病实验室  

摘要:结核病(tuberculosis, TB)作为一种严重的传染病,目前对结核病的预防和治疗仍未取得重大突破,诊断也不够理想。由于结核病的早期发现对于控制和预防感染传播极其重要,并且由于目前结核病诊断的挑战,开发新型生物标志物至关重要。外泌体miRNA是长度为18~22个核苷酸的小非编码RNA,在调节基因表达、翻译和细胞间传递信息中起重要作用。它们作为一种有前途的研究工具,为结核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了新的视角,近年来研究发现,外泌体与结核病的发生发展有密切的联系。结核病患者的血清外泌体中的miRNA代谢水平失调,可能将这些外体失调的miRNA用作新型生物标志物,用于结核病治疗监测以及活动性疾病的诊断。外泌体miRNA在结核病方面的研究已成为当前的热点之一,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候选生物标志物。本文就外泌体miRNA在结核病诊断和预后中的作用研究进展进行综述。 
  • DOI:

    10.13604/j.cnki.46-1064/r.2020.05.21

  • 专辑:

    医药卫生科技

  • 专题:

    临床医学; 感染性疾病及传染病

  • 分类号:

    R52;R440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315 页码:491-494 页数:4 大小:811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