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校毕业生就业中的诚信流失及其对策
朱国平
南京邮电大学学生工作处 江苏南京210003
摘要:在实行“双向选择”的毕业生就业工作中,随着市场的发展、毕业生人数的增多,毕业生就业中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声音”,毕业生制作虚假材料、恶意毁约,用人单位弄虚作假、现场作秀,高校不能严格把好推荐、审核关等诚信流失的情况时有发生,文章针对这些现状进行了一定的阐述,对形成的原因进行了剖析,同时提出了一些对策。
- 专辑:
教育与社会科学综合
- 专题:
高等教育
- 分类号:
G647.38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1]鼓励学生相信长期主义[J]. 孙浩源. 成才与就业. 2024(S1)
- [2]高校毕业生与用人单位诉求错位及应对——基于威海市的调研[J]. 季伟. 中国就业. 2024(10)
- [3]专科生就业难的原因及解决措施[J]. 冯冰洁. 现代职业教育. 2017(01)
- [4]军医大学临床医学专业毕业学员的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J]. 鲁娟,史芸,倪海莱. 现代医院管理. 2020(04)
- [5]用人单位与毕业生之间信息双向对接机制研究[J]. 陈志国,霍洪田. 新西部. 2019(26)
- [6]医学类院校毕业生用人单位满意度调查[J]. 穆海龙. 环渤海经济瞭望. 2017(11)
- [7]我校举办2016届毕业生供需洽谈会[J]. 赤峰学院学报(自然科学版). 2015(23)
- [8]“求实习”和“被实习”现象的背后[J]. 唐魁玉. 中国人力资源社会保障. 2014(07)
- [9]慎言大学生就业“史上最难”[J]. 唐小祥. 教育与职业. 2013(28)
- [10]关于用人单位搞好兼职大学生培训的几点思考[J]. 张晓文,陈令军. 中国商贸. 2012(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