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Hadoop的应用层协议识别技术研究
陈小英
电子科技大学
摘要:Internet的飞速发展,使得多种多样的应用层协议不断涌现,导致网络变得更加复杂、更加多样化和难以管理。攻击方式和入侵手段也层出不穷,恶意的网络攻击对网络服务和信息安全产生了严重的危害。应用层协议的识别技术的提出、研究和发展,能够较好的解决网络流量实时识别和提取特征的问题。考虑到安全性、灵活性等因素,很多的新应用层协议不再选择固定的端口号来传输数据,而是比较青睐于动态端口号,并且很多协议不具有统一的标准和规范,因此没法通过固定端口号来寻找到简单快捷的统一分类规律。基于端口号的分类对于使用动态端口的应用则不适用;基于负载的分类方法将会涉及到用户隐私问题,时间代价高;正则表达式的提取主要通过人为分析某种应用层协议的规范文档来提取。在数据爆炸的今天,人为分析协议进行特征提取变得日益困难。本文针对当前应用层协议识别的困难和提取遇到的问题,提出基于Hadoop的应用层协议识别系统。利用并行处理海量数据的Hadoop来识别应用层数据包,并且可以提取出应用层数据包的特征串,实现了对应用层数据包特征的准确提取和识别。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首先,研究现有的应用层协议识别技术、Hadoop和Hbase的... 更多
- 专辑:
电子技术及信息科学
- 专题:
互联网技术
- 分类号:
TP393.04
导师:
徐杰;
学科专业:
通信与信息系统
- 手机阅读
即刻使用手机阅读
第一步
扫描二维码下载
"移动知网-全球学术快报"客户端
第二步
打开“全球学术快报”
点击首页左上角的扫描图标
第三步
扫描二维码
手机同步阅读本篇文献
- 整本下载
- CAJ分章下载
- 在线阅读
- AI辅助阅读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11 页数:94 大小:4773K
引文网络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关联作者
- 攻读期成果
- [1]基于Hadoop的手机流量预测算法研究[D]. 杨家祥.西安科技大学 2018
- [2]基于Hadoop的视频转码优化的研究[D]. 宋扬.吉林大学 2016
- [3]基于Hadoop的网络安全管理系统的研究与实现[D]. 张晓莉.北京邮电大学 2014
- [4]基于Hadoop平台的语义网研究[D]. 李宛桐.吉林大学 2013
- [5]基于Hadoop的分布式藏文新闻网站垂直搜索引擎设计与实现[D]. 韩志强.中央民族大学 2016
- [6]基于Hadoop的SCADA系统异常行为分析系统设计与实现[D]. 张艳明.西南石油大学 2017
- [7]基于Hadoop的网络节点行为分析[D]. 杨朋.北京邮电大学 2015
- [8]Hadoop云平台下调度算法的研究[D]. 姜淼.吉林大学 2012
- [9]基于Hadoop的移动互联网数据导入系统的设计与实现[D]. 柯正祥.北京邮电大学 2014
- [10]基于Hadoop的微博用户情感分类研究与实现[D]. 张兴平.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20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