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献知网节

身份的冲突:为何中欧在全球治理中不够和谐

王义桅

同济大学同济大学国际与公共事务研究院

摘要:中国与欧盟如果能够抓住双边关系以及我们这个时代的实质,那么双方理应在全球治理中呈现出和谐的局面。本文旨在说明中国与欧盟不和谐的真正原因在于双方自身身份定位的冲突。中国试图在四种身份中保持平衡:发展中国家、新兴大国、东方文明、社会主义国家。同样的,在中国人看来,欧盟也拥有四种不同的身份: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后现代模式、西方文明以及欧洲资本主义。自我身份定位的不同为中国与欧盟关系限定了四种范式:最大的发展中国家和最大的发达国家集团、新兴大国和后现代模式、东方文明与西方文明,社会主义与资本主义等四种关系。这种动态性的身份一方面使得双方形成天然的伙伴关系,在构建多极世界和引导有效多边机制方面发挥着关键性的作用,然而与此同时也造成了两者的身份冲突。中国与欧盟的使命就是要逾越身份与错误知觉的鸿沟并在全球治理中寻求中欧关系的和谐,同时在共同的利益、挑战和价值的基础上实现跨越式发展。 
会议名称:

改革与创新:中国的发展与中国的未来——上海市社会科学界第十届学术年会

会议时间:

2012-11-13

会议地点:

中国上海

  • 专辑:

    政治军事与法律

  • 专题:

    中国政治与国际政治

  • 分类号:

    D822.3

下载手机APP用APP扫此码同步阅读该篇文章

温馨提示:阅读CAJ格式原文,请使用CAJ浏览器

下载:117 页码:22-31 页数:10 大小:577k

相关推荐
  • 相似文献
  • 读者推荐
  • 相关法规
  • 关联作者